第一百二十八章:姜二兴误寻琅琊砖-《家巴雀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姜二倒完鞋里的土,拍了拍扶墙的手,发现手掌上,有扶墙时印着的槽痕,没有在意,往外走了几步,姜二又停下了脚步,仔细观察手中的印记,心里嘀咕着:“咋还拐弯带弯钩呢?”越想越不对劲,于是又倒退着走到刚才扶墙的地势,回忆着手扶的地方。

    一块青砖,姜二连忙拂去青砖上的土垢,姜二惊奇的发现,青砖上的有着模糊的字痕,于是倒退了两步,去寻找其他一模一样的青砖,一块两块三块……一堵墙两堵墙三堵墙……一处院两处院三处院……姜二赫然发现,自己原本就处在一个青砖的遗迹中。

    姜二掏出了对讲机,在通用频道呼叫者老鹰,此时人们都以休息,对讲机里只有盲音,姜二连忙找老乡询问可以打电话的地方,冲到了村委会,给红石崖林场打去了电话,让林场的人,去红石崖的帐篷寻杨易,让对方开对讲机……。

    杨易自己风风火火的打车,赶到了大王庄,在姜二的指引下,抚摸着眼前一堵土坯和青砖交错的院墙前,此时小院的主人也出来了,观望着眼前几个不速之客,乡长兼村书记也在姜二刚才的自我介绍下,赶来了,杨易掏出随身装的小铲,轻轻铲去砖上的土垢,又用刷子刷去砖槽里的浮土,寻了一碗水,自己往嘴里灌了一口,使劲往清理好的砖上一喷,接着把姜二早准备好的一张麻纸,轻轻的浮在砖上,用手轻轻抹平,随即就揭了下来,双手撑着迎着光线仔细端详着,嘴里不由自主的念叨着:“琅~琊~王~司~马~金~龙~墓~寿~砖?”紧接着甩掉了麻纸,摇着姜二的肩膀兴奋的喊着:“二兴没错,我举证的没错,是司马墓,是琅琊墓,哈哈哈,我举证的没错。”

    姜二寻到了寿砖,想借着寿砖询问出墓穴的位置,连忙询问年岁略涨自己几岁的村书记:“老岗,您村里这些个青砖是从哪来的?”

    村书记在杨易没来之前,从姜二口里知道了这些人是市文化局的考古人员,前几日也来过不少的人,向自己打听过什么墓什么王的事,只是自己也没个头绪,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现在又听了姜二的询问,连忙说道:“呀,这个讷也不清楚咧,讷打记事起,村里就这个样,你等下咧,讷寻个人来。”说着话村书记朝着人群喊道:“二嘎子,去把老书记喊来,有事。”围观的一个后生听了,哎着应了一声,跑了。

    村书记接着说道:“讷当书记么几年,老书记了解的情况比讷多,等他来了再详细说说。”于是杨教授几人原地闲聊着相关的话题,等着老书记的到来,等了十多分钟,一个老头在一群半大孩的簇拥下来了,老头到了姜二众人跟前,冲着簇拥自己的孩儿拍手哄散着:“去去去,跑远远的,到一旮玩去,作甚咧这是,缠的么玩么了。”那群孩儿听了一哄而散。

    老书记这才和杨教授、姜二握起了手说道:“市里来的?”两个人点了点头,老书记接着说道:“哎呀,这些个孩儿,整日缠讷讲故事,烦的很,村里人说讷是孩子王,老顽童,哎,见笑咧见笑咧,没调的很。”

    姜二瞧着老书记随性的很,也讨喜的很,连忙说道:“么事么事,您老和杨教授聊聊咱村儿里这些个青砖哪来的呗。”

    老书记听了,又对杨易说道:“咦~这些个青砖早就有咧,讷记事的时候就有咧,不止咱大王庄,像那些个小王村儿,河下村儿,西河村儿都有咧,听老祖宗说咧,讷们这个地势,好像是个砖窑,专门烧这个砖,说不上哪个年代多的很,人们都往回拾,有人说,讷们拾的这个砖是给死人用的,盖房子不吉利,所以都垒了院墙咧。”

    杨易听了,激动的问道:“那在哪拾得的?”老书记直接嫌弃的说道:“咦~那哪知道咧,几辈子的事咧,讷光屁股蛋儿的时候,就有这回事咧,讷估计着么人知道。”

    杨易听了虽然有点失望,但是这个发现起码证实了,自己的举证是正确的,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学问没有白费,接着又询问些老书记其他的事,老书记大多说的都是导古(传说故事)的事,实质性的资料基本上没有,之后杨易跟着村书记,赶往了村委会,把发现司马墓砖的情况向市委汇报去了。

    此时四点不到,姜二招呼着罗主任、贾小川向亢金龙的第二星出发了……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