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:案子-《大唐说书人》
第(2/3)页
长安这几日不是很平静,李景孝由最开始的上朝,到现在的养病不见,弄的人忧心忡忡,人心惶惶。
现在都盛传,李景孝时日不多了,已经开始立遗嘱了。
皇后长孙氏在大慈悲寺带着众人每日念经祈祷,圆觉等外邦和尚也住在大慈悲寺,每日忧愁。
这刚跟皇帝谈好合作,寺庙啥的还没建好呢,人倒了?现在走也不是,不走也不是。
前几天太师还有各种党派都前来想让他助一臂之力,争夺皇位,但是被圆觉一一推辞。
吃斋念佛便可了,没事参与什么皇位之争,他可不想死着归去西域。
整个长安,只有三个人知道李景孝的情况,姜大伴,谢弘安,余良。
长孙避而不见,就是猜到了,所以她告诫了一声太子,太子记没记在心上长孙不知道,但是这几日,太子的府上也多了几个陌生人。
长孙没在意,太子起码是李景孝的血肉,李景孝应该会留一命吧。
禁军十六卫若是按兵不动,那么能起决定的便是长安城内的各大高手。
姜大伴是五境高手,世间鲜有人能敌,若是想要荣登大宝,那首先就应该将姜大伴制服,或者缠住才行。不然大事不成。
孙太师自然明白这一点,暗中寻找能人异士。
长安刚刚经历了风雨,又要度过风雪了。
一切的始作俑者李景孝正在偏殿里,发呆。
“大伴,你说他们什么时候攻打宣武门啊。”李景孝很无奈,自己已经装成了这样,为什么这些人就这么谨慎呢。
再拖下去自己就该上朝了,这几日拖的奏折,让李景孝很头疼。
北地突厥又要来中原肆虐一番,这是每年的惯例。突厥的可汗也是个老朋友了,彼此这些年交锋,互有胜负,最后派了栗护才将北地守得固若金汤。
还有北方三道的流民需要救济,今年北方大雪比往年的要大很多,现在宰相卫时每日在房前哭喊,最后无奈,李景孝只好让东宫先监国。
太子李乘风自然欣喜,这也是孙太师最近为何着急的的原因,这样下去,平王爷李景沉就没了机会。
姜大伴又从熟悉的拐角处出来:“皇上,只怕也就这几日了。”他不敢不说,因为他熟悉李景孝,他想听真话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