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:少年郎-《大唐说书人》
第(2/3)页
“刚来不久,见你入神,便没有喊你。昨日我自然没事,但是你。”谢弘安话没说完,但是王安宁知道谢弘安想说什么。吴终之是公认的反贼,而昨天又跟王安宁相谈甚欢,自然会被有心之人落下口舌,然后有朝一日成为王安宁下狱的罪名。谢弘安自然不知道昨夜的闹剧,所以担心也是白担心。王安宁才会很放心。
谢弘安这个时候没有选择举报自己,或者闭而不见,更甚者还提醒自己,已经可以当作一个知己了。但是事情的真相不能给谢弘安说,所以只能摇头,告诉他自己没事,放心。
谢弘安没有娇柔做作,王安宁说没事自然是没事,所以坐在王安宁刚擦好的凳子上,看着王安宁说道:“我准备再去一趟赵府。”
“找赵敬?”王安宁诧异地问着。
谢弘安摇头:“抓他。”想法跟王安宁不谋而合。
但是王安宁想得更多:“我们没有证据,证据全毁了。”证据就是赵大海,或者说御兽宗的人,现在纷纷逃窜,活下来的没有几人。
所以说抓了毫无意义,更甚者说抓都抓不过来,没有海捕文函,更没有不良人的腰牌。
说来也是,两个人竟然还没有确定不良人的身份,就想着为民除害了。
谢弘安坐在凳子没有说话,他知道王安宁说的是实话,但是他不甘心。不甘心看着真凶逍遥法外,还是不甘心自己的第一桩案子竟然是冤假错案。可能都有,所有谢弘安很生气。
“狗日的!为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在赵府好好活着。”谢弘安开始发现,自己在灵军学的东西,其实一点也用不上。王安宁看了他一眼,没说话,让他等会,他要去换盆水,结果已经耽搁小会了。
王安宁没在意,还是慢慢的走去打水。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受到颠覆的时候,确实容易引起一些情绪上的波动。
一个养尊处优的少年公子,在发现如果不动用家族力量后,自己一无是处,自然难以接受。
况且谢公子这种自傲的人。王安宁猜想,谢弘安现在肯定想把赵敬偷偷杀了,就当为民除害了。
这对吗?
如果真正想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,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是不能出现的。
但这里不是现代,这里处处是江湖。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王安宁从没想过改变的原因。武者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,当你变革会引起这个力量反弹的时候,会很厉害。
一名贪官,是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,还是被某知名大侠刺杀,然后扬名立万?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