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说的好听点,是借钱给大伙儿度过难关,可那利息,比朝廷的苛捐杂税还要重。 听说,上上次,还逼死了他们同村的一个寡妇。 就因为借了高铁柱八百文钱。 借的时候,是八百,还的时候,却成了八十两。 翻了一百倍。 “爹,您糊涂了,去找高铁柱借五十两,光是那利息,得让咱老穆家将裤衩都赔没了。”穆大忠大呼。 “不然咋办?”穆老爷子生气的问。“难不成真的卖了田,卖了地?” 穆老爷子不傻,眼下的情形,等到老大中状元,也是过年那时候的事儿了。 这么长一段时间,老穆家一二十口人,不能不吃。 田地不能卖! 但是老大的科举不能耽搁,那咋办? 只能去借。 “卖田卖地,也比被高铁柱逼死强,爹,您不是没听过那高铁柱是啥人。”林氏抱怨道。 心底,林氏已经有些打退堂鼓了。 她林小枣嫁到老穆家,还没享福,要是还想让她去送命,她可不干。 大不了……大不了,她不去享老大家的福了。 老穆家的田地分她们二房一半。 不愧是夫妻,穆大忠也是这个想法。 享受重要,命更重要。 再说了,大哥考得上,考不上,那还是个未知数。 煮熟的鸭子,都有飞了的。 更何况,他大哥那个,连毛都没去掉的鸭子。 “行了,大过年的,嘴里就不干净,我呸呸呸,老大肯定中状元,咱们老穆家,肯定一起去京城享福。” 穆老太先是将穆大忠几个臭骂了一番,接着又憧憬了一下自己的未来。 幸福在眼前,不把握不行。 “老大媳妇,借钱的事儿,估计今个没这么快弄好,你去和大德说,明个儿不去京城。 三日后是个好日子,到时候,咱们喊上全村人给老大送行,热热闹闹的,让老大去赶考!” 对于这个要考科举的儿子,穆老太可谓是操-碎了心。 第(2/3)页